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工控网>资讯列表>奇瑞上市,时机已到?

奇瑞上市,时机已到?

2025年02月20日 15:36:18 人气: 20381 来源: 盖世汽车
  当诸多上市车企正在二级市场经历市值起伏之际,奇瑞汽车正在奋力“上岸”。
 
  不久之前,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再次强调,上市是2025年奇瑞汽车的首要任务。这一消息再次燃起了行业内外对奇瑞汽车上市举措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大型汽车集团,奇瑞汽车已经为上市准备了20年,然而因种种因素未能如愿。
 
  这一次,奇瑞汽车再次冲刺IPO,其信心与决心可见一斑。那么,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来看,2025年,奇瑞汽车上市,时机已到?
 
  外部政策助力
 
  往前细数,奇瑞汽车在2004年初就萌发了上市意愿,但计划在当年底搁浅。20年间,奇瑞汽车的领导人多次公开表示过奇瑞汽车将要上市,但最终因金融危机、混改等各种原因而搁浅。
 
  对于企业来说,上市节点极为重要。目前,从外部环境来看,奇瑞汽车上市的举措符合当下的政策风向。
 
  据报道,奇瑞高层确认将按照“并购重组”模式进行整合上市,摒弃了独立IPO之路。
 
  早在2024年11月,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工信部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鼓励优质新能源车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提高产业的集中度。2025年1月10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安徽省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若干政策》。2月7日,中国证监会推出大“礼包”,制定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其中,“并购重组”一词贯穿全文,出现多达18次。
 
  奇瑞汽车作为芜湖市乃至安徽省的龙头企业,在当下节点借助“东风”完成上市,不失为好节点。
 
  早前,奇瑞汽车经历了四次战略融资。据股权结构显示,奇瑞汽车第一大股东为奇瑞控股,持股38.6407%;第二大股东为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持股比例为9.9731%;第三大股东为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6955%;第四大股东为立讯有限,持股比例为7.8708%。
 
  去年12月,奇瑞控股获得了股权融资,投资方为青岛城投集团、IDG资本、火眼投资。而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奇瑞汽车母公司奇瑞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9.47%,实控人为芜湖市人民政府国资委。
 
  去年在合肥举办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有三家芜湖企业上榜2024中国制造业500强名单,奇瑞控股就是其中之一。
 
  以上种种不难看出,奇瑞汽车整合上市目标应是芜湖国资委控股的企业。
 
  据报道,知情人士称,奇瑞集团已邀请摩根大通协助安排其汽车业务部门2025年在香港上市,或筹资至多10亿美元。股票出售可能在明年第二或第三季度进行。由于审议仍在进行中,IPO规模等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
 
  自身有了底气
 
  尹同跃早前就曾喊话:“希望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计划。登陆资本市场既有利于奇瑞建立长期资本补充通道,又有利于激活奇瑞股权激励机制。”
 
  相较于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企业,奇瑞汽车是国内唯一一个迄今未能上市的国有汽车集团。与这些已经上市的车企相比,奇瑞汽车缺少了资本市场的助力。
 
  不过,从奇瑞自身的财务数据来看,当下确实是一个好的上市时机。
 
  2024年,奇瑞集团全年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2,603,916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年销量的历史新高,营收首超4800亿,同比增长超50%。
 
  2024年,奇瑞公司取得了营收、销量、利润、新能源、燃油车、出口等多维度的伟大成绩,企业行业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以及出口形势的良好,这些可圈可点的亮点都无形中抬高了奇瑞汽车的“身价”。近两年来,尹同跃多次放“狠话”——奇瑞新能源要不客气了,以及奇瑞的智能化也要不客气了!与此同时,奇瑞汽车的鲲鹏电池、智驾大模型等科技硬实力也逐渐走向市场。
 
  据报道,此前奇瑞汽车在一级市场开放融资时,吸引了几乎全国知名的金融大鳄,曾有参与过的人透露:”我们当时想见一下奇瑞汽车的高层都很难实现,最终获得增资资格的都是有背景的PE,我们只能选择退出。”
 
  在当前全球汽车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毫无疑问,奇瑞汽车依旧是市场上相对稀缺的标的。同样,奇瑞对资金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尹同跃表示,小草房精神是奇瑞的根和魂。这种精神激励着奇瑞人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梦想,不断追求卓越和成功。
 
  他强调,奇瑞的文化是朴实的、踏实的、老实的,这种文化底色让奇瑞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和持久的发展。
 
  已经走了20年的奇瑞上市之路,能否在2025年所愿,还需直面市场的重重考验。借着当下这股“东风”,行业内外正在共同见证奇瑞再次冲刺IPO。
关键词: 奇瑞,新能源车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