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工控网>技术列表>聊聊微型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聊聊微型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14:53:30 人气: 145 来源: 上海德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DECHING
  工作原理
 
  微型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感应或非接触式谐振器测量原理。例如,某些电感式微型编码器通过测量电感的变化来获取位置信息。当励磁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穿透感应线圈时,感应线圈会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压,该电压的变化与导体在磁场中的位置紧密相关,从而实现对位置的精确测量。此外,还有基于非接触式谐振器测量原理的微型编码器,它们利用谐振器的振动频率与位置的关系来测量位置。
 
  特点
 
  1、体积小:微型编码器具有紧凑的尺寸,非常适合空间受限的应用场合。例如,Posic微型电感编码器的最小外形尺寸仅为5mm×6mm×8mm,非常便于集成到各种设备中。
 
  2、精度高:微型编码器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测量,满足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
 
  3、响应迅速:由于结构紧凑且采用先进的测量原理,微型编码器通常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够实时反馈位置和速度信息。
 
  4、抗干扰能力强:某些微型编码器如电感式编码器对磁场和电磁干扰具有较强的抗扰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5、防护等级高:部分微型编码器具有IP68/IP69K等高级别的防护等级,能够防护外部影响,适用于移动设备或恶劣环境。
 
  应用领域
 
  微型编码器因其小巧的体积和高精度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1
机器人:在关节型机器人中,每个机械臂关节都可能配备一个微型编码器来测量并控制关节的角度变化,确保机器人执行预定轨迹时达到高的定位精度。
 
  2、数控机床:机床的主轴和进给轴上安装微型编码器,可以精确跟踪刀具在X、Y、Z三个方向上的移动距离,提高加工精度。
 
  3、精密测量:微型编码器可用于各种精密测量设备中,提供准确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4、纳米微动平台:在光学、光子学、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纳米微动平台中,微型编码器因其高分辨率和无光线干扰的特点而成为理想选择。
 
  5、无人机:配备微型编码器的无人机相机稳定系统能够在运动、冲击和振动的影响下保持图像和视频的清晰稳定。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