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或分类:
一、按测量原理分类
1、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通过在弹性轴上粘贴应变片组成测量电桥,当弹性轴受扭矩产生微小变形后引起电桥电阻值变化,再将应变电桥电阻的变化转变为电压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扭矩测量。其分辨能力高、误差较小、测量范围大、价格低廉,但受应变片材料及稳压电源精度影响较大,且在旋转动力传递系统中,存在信号传输和供电问题。
2、磁电式扭矩传感器:利用磁电转换的原理,分析两路输出的电动势信号的相位差来达到测量扭矩的目的,主要分为闭磁路式传感器和开磁路式传感器。该类传感器可实现非接触传递和数字信号检测,但体积较大,低转速时性能不理想。
3、光电式扭矩传感器:以光电感应元件为核心部件,当传动轴上加载扭矩时,由光源发出的光的强度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光电元件的输出电流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该变化值即可计算出扭矩值。
4、光纤式扭矩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光反射原理和相位差原理,将轴上相应的两处位置反射的光信号读取后并计算出相位差,由此能算出相应的扭矩值。不过,光纤式传感器易受环境影响,安装调试相对较困难。

二、按工作方式分类
1、动态扭矩传感器:一般用来测试扭矩剧烈变动的场合或者测试对象发生旋转位移的,需要实施扑捉扭矩或扭矩峰值,如拧紧机、电动扳手、电机输出扭矩、发动机输出扭矩、钻杆扭矩等。常见的有电感式、电刷式、电位计式、金属电阻应变片式等。
2、静态扭矩传感器:通常用于测试扭矩缓慢变动的场合,采样速度一般低于50次每秒,如测试手动扭矩扳手、变速器的静载扭矩等。常见的有金属电阻应变片式和压电式等。
三、按是否接触分类
1、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由扭杆连接,采用非接触的工作方式,寿命长、可靠性高、不易受到磨损、延时小、受轴的影响小,已经广泛用于轿车领域。包括应变式、磁电式、光纤式和光电式传感器等。
2、接触式扭矩传感器:结构较简单,优点是信号传递快、相同量程下比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体积要小、重量要轻,缺点是不能高转速下连续旋转,使用寿命较短。
扭矩传感器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扭矩传感器在各自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测量需求和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