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工控网>资讯列表>豪砸6亿增资!总投资100亿!光伏巨头再现大手笔

豪砸6亿增资!总投资100亿!光伏巨头再现大手笔

2025年03月11日 13:53:05 人气: 20928 来源: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近日,光伏巨头特变电工(600089.SH)发布一则重磅公告,拟对两家控股公司增资合计约6亿元,以推进3GW新能源电站项目建设。此举表明公司正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其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将显著提高。
 
  两大项目合计总投资101.51亿
 
  根据公告,特变电工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受让昌吉州盛裕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简称“盛裕公司”)及昌吉州盛鼎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简称“盛鼎公司”)部分股权,并对两家公司合计增资约6亿元,分别投资建设准东1GW光伏及配套储能项目和准东2GW风电及配套储能项目(合称为准东3GW新能源项目)。
 
  增资完成后,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池能源及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将分别持有这两家公司40%、40%和20%的股权。
 
  此举标志着特变电工在光伏电站开发领域的投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新能源业务版图持续扩大。
 
  在项目投资上,准东1GW光储项目总投资34.95亿元,资本金10.49亿元,目前完成约20%工程量,预计2025年底并网;准东2GW风储项目总投资66.56亿元,资本金19.40亿元,目前正办理前期手续和招投标,预计2026年底并网。两大项目合计总投资高达101.51亿元。
 
  目前上述两个项目尚未通过发电获得营收,上述项目80%的资本金将由新特硅基和新能源公司增资解决,其余20%将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出资。
 
  多晶硅+EPC+逆变器均位居行业前列
 
  资料显示,特变电工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涵盖输变电设备、新能源(光伏、风电)、新材料(多晶硅)及能源(煤炭、电力)四大板块。公司旗下拥有特变电工(股票代码600089)、新疆众和(股票代码600888)、新特能源(股票代码HK1799)三家上市公司,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
 
  公司在中国拥有15个制造业工业园,海外建有2个基地,变压器年产量达2.6亿千伏安,位居世界第一位,光伏EPC总量排名全球第一。
 
  近年来,特变电工通过“产业协同”战略,持续扩大新能源业务比重。公司在2023年已实现并网发电的风能、光伏运营电站装机约3.41GW;公司逆变器产品已形成规模化出口,2023年输变电及逆变器等产品国际签约额超7亿美元,业务辐射国内大多数省份及东南亚、中东、欧洲等海外市场。
 
  截至2024年底,特变电工的多晶硅总产能为30万吨/年,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其逆变器产能为50GW光伏逆变器和10GW储能逆变器,光伏EPC总量为近30GW???。
 
  其中,多晶硅产能主要分布于乌鲁木齐、昌吉准东和包头三地,其中乌鲁木齐10万吨项目投产,包头20万吨项目一期10万吨投产,昌吉准东20万吨一期10万吨投产?。
 
  此外,特变电工在储能领域聚焦“风光储一体化”布局,除了近期投资的准东3GW新能源项目以外,在2024年建设的巴州祁曼风区1GW风电项目也包含储能配套,进一步强化其在储能领域的竞争力。
 
  2024年巨额预盈39亿~43亿元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723.41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79%;归母净利润42.9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4.17%。
 
  根据其最新年报预告,特变电工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亿至43亿元,同比下滑59.81%至63.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在36亿至41亿元,同比降幅达到60.58%至65.38%。虽然其业绩同比下滑,但也是为数不多实现巨额盈利的光伏企业。
 
  关于业绩预减的原因,特变电工称主要是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多晶硅业务出现较大亏损;煤炭销售价格下跌,煤炭业务盈利下降;以及计提了多晶硅及副产品相关拟处置的报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自营光伏电站相关资产组的减值准备。
 
  在产能规划方面,特变电工多晶硅现有年产能已超30万吨,并计划在2024年通过技术改造优化成本结构,以期扩大市场。截至2023年累计装机已达2.19GW,预计到2025年,随着准东3GW项目的投产,总装机规模将超过5GW。同时,公司的储能系统装机规模预计将随新能源项目同步增长。
 
  此外,特变电工还计划未来三年新增5GW以上的清洁能源装机,以巩固其在国内EPC领域的龙头地位。
 
  总之,特变电工通过垂直整合多项新能源业务,打造了集制造、开发、运营于一体的新能源生态。其多晶硅成本优势与EPC模式的高效执行力,使公司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公司产业链协同水平持续提升,将推动公司的业绩进一步增长。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