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工控网>资讯列表>总投资385亿!两大电池/材料项目即将试产

总投资385亿!两大电池/材料项目即将试产

2025年02月12日 16:20:38 人气: 32723 来源: OFweek锂电网
  新年新气象,2月初,有两个储能电池、材料项目正热火朝天的加快建设,将分别于一季度、4月底开始试产。
 
  鹏辉能源130亿储能电池项目建设工作启动
 
  据青岛日报报道,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的鹏辉能源储能电池生产项目建设工作启动,目前正在加紧推进设备安装与调试,预计2025年一季度完成生产线设备调试并联机试产。
 
  据悉,该项目是青岛市储能产业引进的首个百亿级项目,计划总投资130亿元,年产能36GWh,占地约1000亩,分三期建设,每期产能12GWh。
 
  项目一期主要生产314Ah磷酸铁锂大储电芯,电芯厂房已于2024年6月底主体封顶,同年11月主体完工,目前二次装修及消防施工已完成80%、设备安装完成30%。
 
  314Ah磷酸铁锂大储电芯是鹏辉能源在2023年推出的“风鹏”系列电芯,早已开始大批量交付。去年8月,鹏辉能源基于市场需求推出了新一代大容量风鹏电芯590Ah,循环寿命达10000次以上,能效水平提升至97%,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量产。
 
  得益于多元化的储能产品实力和矩阵,鹏辉能源的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成绩相当不错。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在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TOP10企业中,鹏辉能源排名第八;在2024年前三季全球小储(含通讯)电芯出货排名中,鹏辉能源更是高居第四名。
 
  与此同时,除上述青岛项目外,鹏辉能源去年还在全国落地了多个电池项目基地,以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
 
  去年7月,鹏辉能源宣布,拟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约23亿元,建设年产10GWh储能电芯及系统集成项目和年产1GWh的半固态电池项目;10月,鹏辉能源称,拟在驻马店市正阳县总投资10亿元,建设小动力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日产能3万支和电容式锂离子电池日产能50万支项目;11月,鹏辉能源公告,拟投资50亿元,在安徽省广德市投资建设10GWh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制造工厂及独立共享储能研发基地项目。
 
  不难看出,固态电池也是鹏辉能源的重要布局路线。据悉,鹏辉能源走的是氧化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以无机固态电解质取代隔膜与电解液,采用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实现了固态电池在工艺和材料的双向突破。
 
  去年8月日,鹏辉能源正式发布了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容量规格为20Ah,能量密度为280Wh/kg,循环寿命600次,能在-20℃至 85℃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根据该公司的规划,预计2025年启动固态电池中试研发并小规模生产,2026年将正式建立产线并批量生产。
 
  255亿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项目力争4月试产
 
  据武穴发布消息,2月6日,武穴市马口工业园内,总投资255亿元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项目工地一派热火朝天。项目施工相关负责人陈艳伟介绍,该项目建设于2月4日复工,1000余名施工人员正加紧推进土建工程和装置安装,力争项目一期4月实现试生产。
 
  该项目占地约4350亩,由中化学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含磷化工、氟化工和煤化工三大板块,分三期建成,其中氟化工板块主体结构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据介绍,中国五环利用提取伴生氟资源绿色技术,生产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聚偏氟乙烯等,可用于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半导体等。祥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筛选氟资源3万多吨,将替代紧缺的萤石资源,更加节能环保。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综合当地媒体今年1月的消息,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项目计划分三期5年建成,实现从生产农业级磷肥向电子级精细磷氟化工产品转身,2028年全面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220亿元、税收20亿元。
 
  具体来看,磷氟一期工程已于2023年5月开工,计划2025年3月底完成机械竣工,4月试车出成品,2025年7月1日达产达标(可实现年产能40万吨磷酸);磷氟二期工程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底达产达标;2028年底,煤化工全部建成投产。
 
  资料显示,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18日,是以生产磷复肥为主的大型化工企业,是农业农村部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肥料)试点企业;现拥有11家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公司、7家参股子公司,产品线十分丰富,涵盖磷铵类产品、复混肥料以及合成氨、尿素等其他附属产品。
 
  2023年3月3日,该公司曾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并获受理。但经过一年多的审核后,在2024年5月15日,该公司主动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因此首次IPO之路以终止收场。
关键词: 储能电池,电芯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