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工控网>资讯列表>关于印发青岛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青岛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2024年11月22日 10:23:14 人气: 6349 来源: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印发青岛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有关部门:
 
  《青岛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教育局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1月19日
 
  青岛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创新主体能力,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以创新型产业体系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和需求导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加快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塑造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到2027年,全市制造业“3+2”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创新体系、技术体系、网络体系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创新发展能力、创新要素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争创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引领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创新体系。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规上工业研发经费突破320亿元,规上先进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技术体系。新增制造业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0个以上,累计培育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重点项目400项左右。获认定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产品100项以上。
 
  ——网络体系。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通过国家验收,新增省级及省级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3-5个。打造2-3个示范作用大、辐射带动强的省级以上制造业中试平台。
 
  ——服务保障。新增产业领军人才100人以上,征集推广应用场景突破1000项,打造各领域应用场景示范典型案例100项以上,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取得实效。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
 
  1.培育技术创新企业。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单项技术、专门环节,引导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推广一批技术创新先进经验和模式,打造一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技术创新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营经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市政府落实。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区、市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实施技术创新项目。面向制造业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力争每年100个项目左右纳入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部署前沿引领技术。面向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强化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能力。引导企业瞄准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和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方向,开展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力争2-3家企业列入工信部揭榜挂帅优胜单位。遴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加速技术应用扩散。(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4.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鼓励国有企业、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推动重大科技设施、大型试验仪器共用共享,深化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强跨部门对接合作,发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作用,建立完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跟踪对接机制。实施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征集、遴选、发布一批“青岛好成果”,每年链接企业技术需求不少于1000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
 
  (二)完善制造业技术体系
 
  5.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引导产业链头部企业积极参与战略性急需基础产品攻关,牵头开展一批国家级产业基础再造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加大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创新产品推广力度,促进“三首”创新产品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提升企业工业设计能力。紧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鼓励企业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等共性技术,加快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开展创新设计示范,组织开展工业设计节系列活动,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省长杯”“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积极参与相关展览展示活动,促进设计交易,推动设计融入创意、研发、设计等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7.开发应用创新产品。制定青岛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每年组织3-4次供需对接,分级分类开展创新产品项目路演、宣传推介、行业展览等活动,促进创新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省产业链产学研精准对接和新技术新产品征集、发布和对接活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以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每年组织一批制造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能力评价,引导企业逐级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深入开展全国和全省“质量标杆”选树活动,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典型经验,遴选一批全国、全省质量标杆。引导企业逐步导入并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争创一批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和青岛市市长质量奖。在重点领域争创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支撑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提升标准化建设能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联合标准制定修订,开展未来产业标准研究,抢占发展制高点。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家用电器两大领域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加快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建强制造业创新网络体系
 
  10.梯次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虚拟现实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引领带动作用,引导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互联网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提质升级,每年攻克产业共性技术5项以上。聚焦智能机器人、工业废弃物处理和能量转化利用等细分赛道,谋划和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国家-省级-省级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梯次培育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1.建设共性技术平台。聚焦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共性需求,鼓励“链主”企业积极承担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建设项目,实现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培育认定“零突破”。依托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序建设核心部件(产品)小批量试制、应用场景创新及模拟、产品检测及可靠性试验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重点产业技术基础支撑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2.打造制造业中试服务体系。引入中关村硬创空间等中试服务机构,完善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培育机制,指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将中试验证和研发生产一体化谋划,面向产品试制、技术优化、检测验证等产业需求,加快形成行业完整中试能力。开展制造业中试平台遴选,健全有进有出的培育储备和动态调整机制,培育打造一批国家、省和市制造业中试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13.布局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加强新型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物联感知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布局高品质区域数据中心节点,争创一批省级新型数据中心。统筹推进云网融合、算网融合、云算一体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窄带物联网/4G/5G网络迁移,提升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推动数据算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通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大力提升重点领域创新发展能力
 
  14.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统筹实施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和优质设备供给五大行动,每年组织实施一批行业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助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虚拟现实、高端软件等产业方向,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主动对接引进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科技创新成果和高精尖产业项目,科学布局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汇聚的专业园区,打造一批五百亿级和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面向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重点领域,分类推动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先进半导体材料等细分赛道,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前沿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市自然科学基金分级分类支持战略性技术储备项目。积极承接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推动一批优胜项目落地,打造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7.突破发展国家级高新区。支持青岛国家高新区全面融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先行先试改革,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分园区、园中园等布局形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错位发展,构建紧密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先行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高新区管委)
 
  (五)全面提升创新要素服务保障能力
 
  18.强化创新人才供给。实施青岛市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行动,突出企业主体的引用人才模式,引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水平创新领军人才,持续壮大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创新领军人才队伍规模。开展人才引领性企业试点培育,推动企业新储备一批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管理经验。(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做强“青岛制造”品牌。引导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优化升级,培育一批成长性新锐品牌,提升企业规模和效益。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遴选推介一批“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加大“青岛品牌日”推广力度,创造性开展“工赋青岛”系列活动,打造一批产业、企业、区域、集群品牌,提升“青岛制造”品牌价值。(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经济局)
 
  20.打造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聚焦新兴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常态化征集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挖掘培育一批典型应用案例,推动新技术迭代升级和新产业快速增长。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场景应用实验室,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样品样机试制,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创新的场景实测。鼓励国有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链主”企业主动开放场景资源,培育一批标杆场景,打造开放协同创新生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
 
  21.深化产融支撑体系。深化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基础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产融合作机制,推动各类金融要素资源向重点创新领域聚集,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聚焦生物合成、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加大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青岛证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制造强市建设工作专项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区市联动的沟通协作机制,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产业集聚。
 
  (二)完善政策保障。综合运用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等政策,加大对核心创新主体、重要创新平台和重点创新成果的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推动惠企创新政策直达快享,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推动开放合作。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企业建设海外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发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作用,促进国际人才交流、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
 
  (四)优化创新环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利用融媒体等资源,对企业创新典型案例和经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动企业树立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理念,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发展氛围。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